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1+2”模式保障患者看上病,医改工作稳步推进

来源: 时间:2017-09-11 浏览:

9月10是重庆市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天,我院医改工作平稳运行。全院各科室通力配合,网络运行正常,患儿就医秩序井然。

清晨7点30,市卫计委督导谢组长带队到我院门诊巡查工作情况。上午,作为医院指挥中心的当班院领导,党委董志书记带队到医院的门诊部、医保办、放射科、急诊输液区查看医疗工作,志愿者工作和政策咨询工作,了解家属的状况,为所到诊室的医护人员送上“教师节快乐”的问候。夜间20点,当班院领导何大维副院长巡查夜间门诊和急诊。

上午8:00,医务处李映良处长、门诊部熊菀主任针对儿童患者较多,特别是神内科、骨科、血液科等求诊专家需求较大的实际情况,儿童医院创新就诊模式,采取“一线+二线门诊”模式,就是一线专家正常坐诊,二线专家取消休假,待命备勤,随调随到;分诊台和门诊保持信息畅通,根据患者数量动态调整,二线随时坐诊看病,确保来院的病儿能当天看上病。

上午10:00,信息科吴万春主任进入病房查看信息运行平台。此次医改的基础性保障——信息网络,是连通全院各个环节的重要纽带,是最终医改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党委董志书记多次指挥信息中心的平台建设,要求全科成员必须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保障医改启动前后信息平台传送的畅通。信息科团队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只为一个目标——“医改信息平台的畅通”。他们与多部门完成新药品价格、新门诊住院医事服务费、新物价收费项目的信息调整和改革运行数据监测,并升级建立模拟系统。医改中的3000多个新收费模板,400多项新物价数据,是他们与三十多个临床部门的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成绩。大型全院演练和专门的风险点演练,模拟的医改诊疗中的信息系统操作环节,让大家真实体验改革“实战感”。尽管医改没有万全之策,应对医改的各种风险,信息科团队奋力担当起信息传送之责。

迎战医改,儿院人始终保持着不怕辛苦、连续作战的精气神,无论本院还是分院的干部职工,都以饱满的精神和真诚的态度为患儿提供优质安全的服务,医院整体的医疗秩序井然,服务秩序良好,家长反映良好。截止9月10日上午11点,医院门诊增加专科1个,增加专家1个,增加号源55个。开放门诊诊室数90个,其中专家诊室33个,普通诊室57个。门诊量5083人次,其中专家号1246人次,普通号3837人次,普通号源占75.49%。让患者就诊得到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