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病案首页智能质控管理平台”通过专家评议

来源: 时间:2018-04-08 浏览:

随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在全国的广泛应用,疾病编码和首页数据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DRGs的唯一数据来源是住院病案首页,其中疾病编码是分组的基础和核心。因此,疾病编码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病例入组的正确性,继而影响对各大医疗机构和临床专业的评价结果,甚至会对医保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为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病案统计科负责人兼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教研室主任宋萍,带领由临床医师、教研室老师、编码员、统计师12人组成的的固定研究团队,坚持每周“5天+1天”、“工作时间+2小时”的模式,历时两年半,在重庆市科委项目“基于大数据和DRGs的疾病编码辅助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研究”基金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研配套经费的支持下,进行了ICD编码的深入研究,后期与艾登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科研项目成果成功转化为国内首套以智能识编码错误为主,同时涵盖所有首页非编码信息的“病案首页智能质控管理平台”。

2018年3月29日,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联合举办的“疾病编码辅助支持系统科研成果专家评议会”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7号楼510会议室召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何大维副院长、医学信息学院赵文龙院长,儿童医院科研处冉素娟处长、发展部黄志处长、医务处吕麟亚副处长、病案统计科/教研室宋萍主任,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市中医院、黔江中心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沙坪坝区人民医院10家医院的11位病案专业领域的专家,艾登科技有限公司杜玉恒总监,以及全部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专家评议会,会议由儿童医院科研处冉素娟处长主持。

会议伊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何大维副院长代表医院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其次对病案统计工作表示肯定,认为病案工作在为患者、管理服务的同时,也为临床服务,使临床工作质量得以提升。最后希望该项目不仅能够推动病案行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为临床、科研、管理做出更大贡献。

项目负责人宋萍对研究项目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汇报。汇报中提到随着DRGs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作为其唯一数据来源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将直接影响医院绩效的评价和医疗收入的合理补偿,甚至决定着DRGs推广工作的成败,ICD编码又是病案首页质量最核心、最具技术含量的部分,对编码质量极高的要求与目前编码专业人员的严重缺乏又存在极大的矛盾,如何保证编码的质量对每个医院,甚至对整个DRGs的推广来讲都至关重要。因此项目组通过对ICD编码深入的研究,辅以大数据分析建模,形成了数千条ICD编码错误识别知识库,非编码自动错误识别知识库和大数据规则库。并与艾登科技合作进行科研转化,将疾病编码辅助支持系统研究成果与人工智能AI大数据结合,辅以计算机智能化审核系统,开发出一套全方位解决首页质量的智能质控管理平台,开启了以编码为主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的革新之路。它适用于任何版本的编码库,任何进行DRGs评价医院的病案首页数据,同时还能引导编码员学习编码规则,提升编码员编码水平,规范编码行为,并可全方位提醒人工不易发现的首页各类错误信息。随后艾登科技有限公司杜玉恒总监对系统模块功能界面和操作方法进行了全面演示。

现场将200份纸质病案随机分发给现场11名病案管理专家进行人工审查,同时将相同的200份病案首页电子数据上传至病案首页智能质控管理平台进行自动排查及评分。现场进行人机对照,检验研究成果及平台效果,最终无论从编码错误检出率还是质控效率,病案首页智能质控管理平台都更胜一筹,获得了在场专家们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