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关爱儿童 发展护理

来源:护理部 时间:2018-07-04 浏览:

——2018“两江国际儿科论坛关爱儿童护理分论坛”纪要

在主题为“儿童健康——新时代,新问题,新思路”的 “2018年两江国际儿科论坛”的平台上,“关爱儿童护理论坛” 于2018年6月22~23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国际会议厅如期举行,吸引了来自新疆、陕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本地近300名儿科护理同行,为解决中西部儿科护理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次分论坛在何大维副院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代表我院党政领导,对来自北京、上海和重庆的专家不辞辛劳来院交流表示衷心感谢,也对各位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会议的成功充满了期待。

在我院护理部郑显兰副主任的主持与介绍下,来自美国的世界健康基金会上海办公室项目总监徐丽华女士给我们带来了本次论坛的开篇演讲,她从目前全球关注的儿童健康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入手,号召儿科护理同仁们一起掌握时机,通过合作-共赢来促进儿童健康,并对儿科护理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儿科护理人开拓了视野,引发了新的思考。紧接着便是来自《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的张崇凡主任,以一个30多年工作经历的老编辑的视角,系统地为大家解读了各类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与评价标准,其中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及病例系列报告、病例对照研究、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等,他把枯燥无味的标准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篇篇精美的范文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精彩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连续六个多小时的课堂,有神采飞扬的讲者和全神贯注的听者,张主任的敬业精神也让全体参会人员深受感动。第二天,精彩继续。陆军军医大学的熊鸿燕教授通过一个个案例,带给大家《流行病学方法在临床护理研究中的应用》,专门针对护理人员科研的难点和痛点,开出了精准的处方。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的王志稳教授和北京协和护理学院的梁涛教授从不同的视角对循证护理的前沿资讯进行了分享。王志稳教授通过种小麦、磨面粉、蒸馒头和吃馒头的通俗比喻,让所有护理学员理解了证据生成、证据综合、证据传播和证据应用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剖析了护理领域中循证实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鼓励护理人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梁涛教授更是用一个个日常生活的引子,引发大家思考,从护理研究到循证证据的转化中,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以美国INS的最新静脉输液指南中一条证据的形成作为案例,系统解读了好的证据应该如何评判,强调好的循证证据才可以为临床运用提供保障。

“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护理分论坛带给参会者的恰似这样的精神营养和获知的极大满足!两天论坛虽然结束了,大家都还意犹未尽,期待着像这样满满都是“干货”的论坛再次到来!最后,护理部郑显兰副主任做闭幕总结,她希望护理人员不仅仅是获得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为推动儿童健康和护理学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