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远离家乡一万五千多公里的第三批援外驻巴巴多斯医疗队重医儿童医院刘真真和谢洁同样也在思念着家乡的一切……

工作一月有余,刘真真和谢洁迅速熟悉了巴巴多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Queen Elizabeth Hospital,QEH)新生儿科的工作流程、诊疗护理常规、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临床护理工作得到了QEH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共同认可。
目前已经能完全独立承担起QEH新生儿科责任护士的各项工作。通过两位护士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以及对患儿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宣教、病情观察及解答等,得到患儿家属的充分信任,为今后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新生儿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两位护士不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展现风采,还各自在新生儿护理亚专业上发挥所长,为QEH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传道、授业、解惑”。谢洁作为重医儿童医院新一病房的院感管理组组长,在手卫生、细菌采样、院感综合防控、院感培训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工作的同时给予QEH新生儿科一些非常实用的院感建议,新生儿科Cave主任积极采纳并作出相应改进。 刘真真作为重医儿童医院院级特殊单元组和护理教学科研组成员,在新生儿各类导管固定、早产儿发展性照顾、危重新生儿综合管理上有一定建树,并通过自身工作中的“言传身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QEH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一些固有观念,他们对来自中国的护理方式和思维非常感兴趣,也愿意做出改变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两位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得到认可的同时,也得到QEH新生儿科和护理部的赏识。主管QEH妇女儿童的护士长Cheryl特邀两位护士讨论如何在QEH新生儿科乃至全院开展相关培训课程等事宜。谢洁在较短时间内拟定了针对QEH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相关培训课程,以及对家属开展相关健康教育的计划。
QEH作为加勒比医学中心,代表加勒比地区公立医院的较高水准。QEH新生儿科也是其他加勒比国家危重新生儿的转诊中心,住院患儿中小早产儿比例较高,其中不乏一些随时有病情变化的危重小早产儿。刘真真在危重新生儿病情观察和判断上非常及时精准,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冷静处理突发情况,配合并指导QEH医生护士进行窒息复苏抢救,患儿转危为安。
在教师节、中秋佳节、国庆之际,第三批援外驻巴巴多斯医疗队为当地华人农场和西印度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及志愿者们送去常备药品。
医疗队利用休息时间为中巴建筑公司、安徽外经等中资公司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小讲座、送去常备药品和相关健康咨询。让在海外的中国公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工作之余,两位护士也积极参与队内建设。谢洁作为队内宣传组组长,积极出谋划策,与当地华人建立紧密联系,队内“外交大使”的形象深入人心。刘真真主要负责队内工作量管理、华人华侨健康档案、医疗队日常生活开销等具体事务,“行政秘书”活跃在援外生活中的每个点滴。
双节来临之际,重医儿童医院副院长何大维、人事处处长刘友学、工会主任马红玲、护理部蒋小平代表医院为两位护士的家人送去节日祝福;新生儿中心护士长张先红、护士赵文静代表新生儿中心史源主任与全体医护人员看望与慰问两位护士的家人,让远在大洋彼岸的她们零时差、零温差的感受来自儿院大家庭最真切、最踏实、最体贴的关怀。
“出门在外,请你们一定好好照顾自己、相互扶持、共同进步,让家人放心、让科室放心、让医院放心。”副院长何大维寄语。
重医儿童医院护士的援外之路,顺利地开启第一章,接下来的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开创属于儿院护理人的援外风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位护士将尽自己所能,在巴巴多斯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