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大医精诚 代代相传

来源:风湿免疫科 时间:2019-05-06 浏览:

——我院风湿免疫科获中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驱者奖项及全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018年度学术贡献大奖

复旦大学枫林国际临床免疫论坛于2019年4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Casanova院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Michael Lenardo院士、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的QiangPan-Hammarstrom教授及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刘宇隆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大会主题为出生免疫缺陷及感染,我院风湿免疫科的教授也受邀参会。

“中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驱者”荣誉颁奖现场_副本.jpg

大会主席复旦大学王晓川教授回顾了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诊治40年来筚路蓝缕的艰难奋斗历程。

其中,以我院杨锡强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儿童免疫学家为中国的儿童原发免疫缺陷病(PID)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先河。经过三代中国儿科医生沐风栉雨、薪火相传的奉献与付出,目前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为代表的国家区域性免疫缺陷病诊治体系已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国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诊治水平取得巨大进步,并在亚洲处于先进水平。

杨锡强_副本.jpg

经国内外专家组评审,本次会议评选出中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驱者奖项2名,我院杨锡强教授和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的郭履赒教授获此殊荣。

一等奖_副本.jpg

同时,大会还评选出全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018年度学术贡献奖共6项,我院风湿免疫科揽获其中3项。其中,由我院赵晓东教授团队牵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参与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免疫缺陷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资助研究,我院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丁媛)及通讯作者(赵晓东)的论文“Reference Values for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sets of healthy children in China”(JACI 2018 142(3):970-973 IF 13.258 )获得一等奖,获奖理由为国际上首次描述了大样本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值范围;

二等奖_副本.jpg

我院毛华伟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RASGRP1 mutation in 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like disease”(JACI 2018 Aug;142(2):595-604.e16 IF 13.258 )获得二等奖,获奖理由为国际上首次阐明一种PID新致病基因;

三等奖_副本.jpg

我院毛华伟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Type I and III Interferon Productions Are Impaired in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 Patients Toward Poliovirus but Not Influenza Virus”(Front Immunol. 2018 Aug 10;9:1826)获得三等奖,获奖理由是阐述了XLA患者易感脊灰病毒的机制

大会首日,我院毛华伟教授做题为“APDS中T/B细胞异常分化”的报告。报告内容获得与会众多专家的关注和好评,并在会场内外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和交流。

我院与会人员也与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就PID特殊病例的诊治差异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交流,深化了大家对PID的认识。

大会结束次日(4月20日)为第5届全球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纪念日,我院风湿免疫科吴俊峰医师,受邀参加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免疫科举办的全球PID纪念日活动,并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免疫科同行就PID患者综合管理,医患合作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学习。

活动结束后,吴俊峰医师还于世界PID周(每年4月最后一周)参加了复旦儿科主办的为期一周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高级讲习班。

通过小班式教学与交流,在讲习班上与复旦儿科医院免疫科的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2名临床同行一起,就PID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管理,从疾病的历史到未来研究方向多角度进行充分讨论、交流和学习,在个人能力提升的同时,为今后全国多单位PID的深入合作交流打下了好的基础。

免疫合影_副本.jpg

我院风湿免疫专业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承着“全心全意服务患儿”的理念,几代儿科人数十载如一日的踏实努力,临床上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PID患儿提供诊治服务,科研上,砥砺创新,引领着国内PID的研究发展。

我院不但在国内外首次诊断报道了大陆地区多种PID单基因疾病,填补了国内多项疾病谱空白,还率先开展WAS综合征骨髓移植并已成为完成干细胞移植治疗免疫缺陷例数最多的单位。

赵院 看病_副本.jpg

继杨锡强教授为代表的第一代儿科免疫学家之后,我院赵晓东教授传承着前辈大医精诚精神,继续为国内PID发展不遗余力的奋斗努力。在赵晓东教授连续担任4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组长期间,他与杨锡强教授等儿科免疫前辈们一起,带领着国内儿童原发免疫缺陷病同行砥砺奋进,坚持不懈地为广大儿科同行宣传普及PID的诊断治疗知识,大幅提高了中国大陆地区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诊治水平。

赵院 实验室_副本.jpg

此外,为了解决众多抗体缺陷病患儿“救命药”丙种球蛋白治疗费用高的问题。几代儿科免疫人多年持续不断的进行多方奔走宣传和呼吁,终于在2017年争取到国家将静脉丙种球蛋白医保范围覆盖了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症,这为众多PID患儿切实谋了福利,带来了福音。

风湿免疫团队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大医精诚精神,代代相传,继续为中国原发免疫缺陷病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