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ECMO发展历程

来源:重症医学科 时间:2019-12-25 浏览:

——神奇“魔肺” 护佑生命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一门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替代心肺功能作用,使患者短期暂时可以不依赖自身心肺功能而存活。

作为一项最复杂,最尖端的生命支持技术,它已成为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时,挽救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重要工具。该技术在国外已经成功运用50多年,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历史,儿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重症1_副本_副本.png

我院ECMO发展历程

我院ECMO项目组于2016年正式成立,项目组由重症医学科、胸心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科室组成。2016年,重症医学科先后派出陈应富、刘鹏等医生到国内已开展ECMO成熟的医院学习。2017年10月,由刘成军副主任带队参加ECMO模拟与理论培训,由此拉开了我院ECMO发展的序幕。2018年2月,在许峰主任的指挥下,ECMO团队经过周密部署,紧密配合,顺利完成我院首例V-A ECMO动物实验。从预充、建立通路、转机、撤机,收集了大量实验数据,为后续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症2_副本.png

2017年,出生几天的新生儿,由于严重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入院,在我院新生儿科予以高频通气、NO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治疗下,血氧饱和度只能维持在60%左右,OI值>40,生命危在旦夕。

看着微弱生命在死亡边缘挣扎,家属迫切渴望的眼神,立即启动了ECMO治疗,面对这个3kg不到的患儿,血管极细、血管壁极薄,置管难度非常高,操作稍有不慎则会危及生命,但ECMO团队排除万难,调整病人状态,超声测量、备血、维护血压,联合心胸外科医生进行ECMO置管,ECMO顺利转机,开启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抢夺战。

生命,因坚守而灿烂,在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患儿成功撤离ECMO和呼吸机,痊愈出院。

重症3_副本.png

2019年,一个8岁的男孩,在入院2小时后,剧烈咳嗽伴大量咯血,气管插管后转入PICU。患儿病情仍在加重,气管导管不断涌出鲜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面对生命危在旦夕的患儿,面对家属的信任,ECMO团队当机立断:实施ECMO治疗,放手一搏。

经全院紧急会诊讨论后,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两次启动ECMO院内转运至心血管介入导管室,行急诊心血管造影,确诊为肺血管发育畸形,并行血管堵闭术。血管封堵术后,患儿没有再发生新的出血,患儿的全身氧合状况明显改善。

最终,患儿顺利撤离ECMO及呼吸机,顺利出院。此次救治过程中ECMO团队及重症监护室医生护士们的高效合作与付出功不可没。

心内科、放射科、呼吸内科、胸外科、麻醉科的大力支持,促进ECMO、MDT技术同步发展。

回首这两年,ECMO团队跨越艰难险阻,一路奋斗前行!我院ECMO治疗患儿年龄从新生儿到年长儿;辅助方式从VA-ECMO到VV-ECMO;辅助病种涵盖ARDS、脓毒症难治性休克、创伤、肺血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ECMO技术不但提升我院危重症患儿救治能力,提升医院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而且也提升了我院的社会影响力,该技术得到患儿家属的广泛认同,并对医务人员的付出充满感激。

我院ECMO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我院ECMO技术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年时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成功完成了22例,成功撤机17例,成功撤机率77.3%,存活出院12例,存活率54.5%,标志着我院ECMO救治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国际ELSO组织2019年7月统计成功撤机率70%,存活率55%)。

生命的转角总会有春暖花开,ECMO辅助下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诞生,一朵又一朵生命之花再次绽放。ECMO,这一项重症支持技术,给危重症患儿带来的是生命的奇迹和希望,给医务人员带来的是挑战与担当。

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进取,挽救更多危重患儿的生命!

ECMO——让我们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