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危急关头,重医儿童医院有这样一支团队,她们总是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相互关心,坚守岗位,不畏困难、不分昼夜、全心全意为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医院感染管理科
虽然工作繁忙
但非常感谢来自团队中小伙伴们的种种温暖!
感谢临床、医技等一线同事们对院感防控工作的充分信任与理解!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院感科王荔老师在医院感染防控的岗位上已战斗近20年,是一位专业经验丰富的院感防控专家,她还是院感工作团队中唯一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老同志”。她与团队成员认真分析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传播途径、研究提出必须控制、必须防范的重点区域,关键环节。虽然身患疾病,却与年轻人一样,在科室加班到深夜,根据疫情变化、新型冠状肺炎的诊治标准的调整,结合儿童医院的实际,编写出医护人员防控要求一版、二版、三版、四版。
短短的十天时间里,院感科为全院各岗位人员开展的防控培训就达到24场,培训人数上千。
院感科对发热门诊与隔离病房的标准区域划分及医、患、物、医疗废物的流程,全部现场指导。
院感科对临床分子中心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院感防控培训。
院感科对爱玛客工作人员进行院感防控培训。
在这个非常时期,院感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关系到每一位临床工作人员的安危,从每天发布的温馨提示,到制定的每一份院感防控文件,都必须严谨、仔细,这是院感科每一位同事应尽的职责,也是使命所在!
院感科科长陈军华:从西藏昌都支援回来的他,身体一直带着病没有痊愈。抗击疫情的战役打响后,他每天带病坚持工作,整日的咳嗽让同事们都他揪心。他要求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讨论整理前一晚上各自收集到的各类院感资料,达成共识后,形成最终适用于我院的书面文字材料并执行。
何清华:身患疾病,但每天紧张的工作让他和王荔老师都忘记按时吃药,还好有同事们的温馨提醒才不至于完全忘记。
小雨:由于疾病原因,右脚肿得鞋都穿不进去,也坚持一瘸一拐走临床参与院感防控培训。
晓晓:顾不上陪两个孩子和家人吃上一口热乎饭,科室有事随叫随到。
婷婷:院感工作涉及的面广、更新的内容快,科室们的同事们天天忙得团团转,还在哺乳中的她主动提出放弃每天的哺乳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战斗”中来。
罗琼:兢兢业业承担医院院感防控工作,克服加班带来的身体不适始终坚守岗位。
由于渝中院区和两江分院的院感防控工作需同时进行,科室先是派出李随容老师到分院处理院感防控相关事宜,培训、指导、督查......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随着分院工作量的增加,团队新成员小夏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主动提出:“我去支援李老师!”
来自大家的声音
“王荔老师是资深院感防控人员,所以一有院感方面的问题,第一时间都会联系她,就算是深夜凌晨给她电话联系,她都会很耐心很细心的帮助把关。”
“我们愿意辛苦一些,让临床的同事们多一份安全。这次的疫情变化对我们院感工作也是很有挑战,不断调整的院感防控方案也会让临床的同事增加学习培训的工作量。我们也非常感谢临床、医技等一线同事们对院感防控工作的充分信任与理解,全院的院感防控工作才能高效实施。”
“虽然她们都特别累,特别辛苦,但都没有人有任何怨言!真的很感动!”



2020年1月15日以来,预防保健科杨祖群和团队成员接到紧急工作任务后便开启“加班之旅”,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报告方案、病例报告流程、标本转运流程、预检分诊流程等;对全院员工进行培训;与重庆市疾控中心、渝中区疾控中心、渝北区疾控中心、渝北区卫健委、两江新区社发局、渝中区卫健委,医院门诊部、隔离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等进行协调沟通,疏通工作流程和病例上报、标本转运的各项工作。
2020年1月15日以来,预防保健科杨祖群和团队成员接到紧急工作任务后便开启“加班之旅”,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报告方案、病例报告流程、标本转运流程、预检分诊流程等;对全院员工进行培训;与重庆市疾控中心、渝中区疾控中心、渝北区疾控中心、渝北区卫健委、两江新区社发局、渝中区卫健委,医院门诊部、隔离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等进行协调沟通,疏通工作流程和病例上报、标本转运的各项工作。
预防保健科
尽管加班忙到深夜,但团队人员无怨无悔。身患疾病的管龙志也主动加班,大家多次劝导休息,但她依然坚守岗位。
在全院紧锣密鼓的“战疫”工作中,隔离病房开诊了。第一期的床位无法满足新增疑似患儿的隔离需求,为能加快床位周转,无论夜有多深,科室两位年轻人常韵、王俊愉主动承担将标本转运至疾控中心进行核酸检测的任务,繁忙的工作致使她(他)们无法回家与亲人团聚,直接申请在科室24小时值班。
当杨祖群对他们说,你们辛苦了,两位年轻人笑着说,“比起大年三十出征到武汉的医务人员算不了什么。”他们努力只希望尽快明确患者诊断,给一线医护人员提供诊疗防控的依据,为接连不断就诊的患者预留隔离空间。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有这样一群默默担当、无私奉献、坚守岗位的“战士们”,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