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六一”儿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叙事护理研究小组》启动会在医院5号楼8楼召开。这是我院护理人为改善护理质量,促进儿童健康事业开辟的新路径。
参会人员有首批叙事护理研究小组成员(由我院今年“5.12”国际护士节征文比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12名获奖者组成)、郑显兰主任带领的重庆市教委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质性研究》课程组师资团队,以及部分在读护理研究生,约30人参加。
会议由李各芳护士长担任主持,在简单介绍组建《叙事护理研究小组》的背景和目的后,她以护士节获奖征文内容为基础改写的《庚子序》作品朗诵开启会议。
骨科二病房沈巧做了“叙事护理-尊重疾病的故事”的专题讲座,她从四个临床典型案例入手,就叙事护理理论、方法、选题娓娓展开,最后以叙事研究作品“永恒的孩子”结尾,让参会者在泪眼婆娑中领会了叙事研究的内涵和魅力。
李各芳护士长宣读叙事护理工作推进计划并进行讨论,希望以叙事护理研究为契机,创建一支长期的叙事护理创作及研究队伍,成立叙事护理编辑部,吸纳在文学创作、视频音频制作及配音配图能手加入到叙事护理队伍中来,吸引更多的护士在临床挖掘与医、护、患、陪相关联的典型故事,打造叙事护理案例库,并不断应用于临床,不断改进临床医疗护理工作。
郑显兰主任做总结发言。她强调,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精神”需求的、并需不断与外界环境交流信息的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之叙事研究去发现患者细腻的、多方位的需求是恰当和贴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