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桃李沁香。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为向对西迁建校做出卓越贡献、为重医发展奉献一生的老专家表达感谢和致敬,重庆医科大学设立了“重庆医科大学发展贡献奖”,继我院张锦教授去年获此殊荣后,徐达教授、陈申义教授两位老专家今年再次获奖。

张锦(1924.3.2—2020.2.21):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全国知名小儿血液病专家
1945年毕业于满洲医科大学。长期从事血液病研究,曾任儿科医院院长职务,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儿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遗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小儿血液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实用儿科杂志编委、临床儿科杂志特邀编委、国外医学儿科分册特邀编委。国家科委医学委员会委员 。
1983、1985年曾分别赴美、日进行考察和访问,主研方向为血红蛋白病,采用先进的DNA扩增技术和PCR技术进行高水平的基因研究。曾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8项科研成果奖、其中《应用DNA扩增技术进行遗传病的基因诊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PCR技术及其在中国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研究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曾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曾获国家特殊津贴。
徐达(1927.10—至今):中共党员,教授,原儿科教研室副主任
1947年 新四军军医学校模范学员 解放战争期间荣获两次三等功
1959年 北京先进工作者
曾率重医儿科医院医疗队在四川忠县巡回医疗,获得当地极高评价。
1977年后,在重医儿科医院最早展开科研,TDP理疗灯项目1980年荣获一个国际奖。主持穿心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西医临床研究、小儿腺病毒肺炎病源学及临床研究、小儿哮喘防治等项目多次获得重庆卫生局科研奖、重医科研奖。在《中华儿科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任全国小儿哮喘防治中南西南组长。

陈申义(1928.5—至今):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全国知名小儿传染病专家
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传染分会委员。1988年获儿科医院党委表彰,1989年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优秀党员,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80年代为重庆市人大代表。1981年起开办教师英语学习班任教师,1991年获青年师资培养二等奖。
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论文123篇,1978年《肝素在流脑的应用》论文在全国首次提出在一般医院条件下早期使用肝素的指征能降低败血症流脑的病死率,通过全国小儿感染性休克会议交流而在全国广泛应用,该项成果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及重庆医学院科技二等奖。论文“婴儿肝炎295例”获重庆医学院科技二等奖。参编《小儿内科学》、《小儿传染病学》共六万多字。1979年以来译文44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