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等部门评选出“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2020年第三季度人物名单,重医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徐丽霞主管护师入选。

徐丽霞从事护理工作24年,始终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护理工作者的职责,用最大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光与热,帮助和见证了无数患者重获健康的历程。
徐丽霞于2014年取得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资质,带领科室伤口造口小组成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治性伤口造口护理工作,协助护士长成立伤口造口护理门诊,逐步提高科室护理质量,为病人的健康和科室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9年6月,接到医院通知,需派出具备主管护师资格的新生儿专科护士组成重庆市第四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到西藏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援藏工作。虽然她的孩子刚进入高中住读,但仍需母亲的关爱和陪伴,她“舍小家 为大家”,主动提出申请去西藏支援。
通过组织严格的审查,徐丽霞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援藏队员。高原上高寒缺氧,驻地达因卡时常缺水断电,这些都无法阻挡前行的步伐,牢记援藏的初心和使命。通过深入调研,结合昌都市人民医院儿科的实际情况,徐丽霞协助制定昌都市儿童诊疗中心建设规划及昌都市人民医院儿科护理质控帮扶方案。
坚持以“三甲”标准开展工作,配合科主任,加强科室医护团结,努力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护理服务能力得以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传帮带工作,壮大儿科护理人才队伍,人才素质稳步提升;开展儿童PICC、亚低温治疗、经鼻高流量给氧、肠内营养、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等多项新技术;在儿科组建品管圈团队,培训相关知识,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开展优质护理,儿科病房荣获2019年度昌都市人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一等奖。作为辅导员指导的品管项目“降低儿科药物外渗发生率”在2020年西藏自治区首届护理品管圈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了解到当地儿科急需开展PICC技术,入藏后徐丽霞致力于为昌都市人民医院儿科打造一支PICC技术团队。在重医儿童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争取到来之不易的专科护士培训名额,选派两名骨干护士参加培训,顺利获得PICC专科护士资质。在科内进行数批次全员PICC维护技术培训,并逐一考核,保证全体护士都能正确维护PICC。
在儿科组建PICC专科护理小组,明确护理规范、管理制度、分工及职责,并向医院申报开展新技术。昌都市人民医院儿科护士杨雪梅、次陈拉姆在援藏护理专家指导下,于2019年9月成功实施首例早产儿PICC置管技术。如今累计已完成12例,其中年龄最小早产患儿仅26周、体重仅945g;完成1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2名PICC专科护士已熟练掌握PICC置管技术,可独立完成操作;全科30名护士,除新进的4名护士外,都掌握PICC维护技术;已开展的全部病例在PICC留置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得益于此项技术的开展,儿科药物外渗率大大降低。今年儿科已再选派2名护士到重庆参加PICC专科护士培训,壮大儿科PICC专科护理小组的力量。“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是徐丽霞最大的梦想。护士的工作,平凡又特别,需要用心去交流、用情去沟通、用爱去工作。相信这24年的坚守和辛勤付出,一定能争取更多患者康复的机会,解除患者身体上的痛苦,抚慰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的创伤,换来患者多一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