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培训驱动师资成长 递进式发展助力住培前行
近年来,在中国医师协会系列师资轮训的指导启发下,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政策支持下,为提升住培师资综合水平与职业素养,提高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理念的师资指导能力及教学能力、规范与技巧,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价教育实践模式”的师资专项培训长效机制,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形成性评价联盟单位临床教学年会、重庆市202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系统)骨干师资培训、第七期基于形成性评价授权单位骨干师资培训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性评价师生指南专项培训”于2020年12月6日至12日在重庆召开。

开幕式
大会吸引全国近500名儿科住培及相关专业领域师资线下线上同步参训,线上学习近6000人次。本次培训既是面向全国各层级住培师资的专项培训,又是重医儿童医院牵头“基于形成性评价住院医师教育实践模式”全国27家授权联盟单位的教学研讨盛会。会议邀请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培训学院考评认证部吴振龙主任、培训部邢立颖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天有教授、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李小成处长,国家住培基地评估专家、管理专家,全国知名住培教育者、管理者指导。
五天的培训中,重医儿童医院从国家住培政策导向、培训过程管理、培训质控、师资建设、教学规范、模拟教学等方面精心设计培训内容,采用线下培训与线上直播同步、专家讲座与实训工作坊并行、融入临床教学竞赛评比的混合方式,共谋住培质量提升,共商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能力培养,共建培训保障与师资激励的机制路径。
为深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加强“儿科学”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与会人员积极协作、充分探讨、创新实践。
丰富多样的培训主题、精彩务实的培训内容、高效规范的培训组织,给参训师资留下深刻印象,得到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认可。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对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倡导下,本次培训充分体现重医儿童医院先行先试、扎实推进住培师资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引领行业发展的努力与作为。
【背景资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自1993年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在国家政策导向下、在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医院作为全国儿科唯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毕业后教育工作从制度建设到内涵发展再到品质提升,延续优良教学传统、秉承“德才兼备”育人培养理念,形成极具特色的“重庆儿科住培”模式、“住培-专培一体化管理”模式,建成毕业后教育国家级基地“5+2”的建设格局。
医院创建覆盖学员培养、师资培训、协同管理的“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住院医师教育实践模式”,围绕“形成性评价”与“住培质控”先后获得8项国家专利,被业内誉为“重庆儿科住培模式”。自2017年实施“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住院医师教育实践模式”著作权授权以来,吸引多家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及省市级综合医院投入使用。截止2020年12月,授权单位达27家。
为进一步提高儿科住培教育水平、凝聚授权单位合力,医院积极倡导成立“基于形成性评价住院医师教育平台全国联盟”,于2018年12月组织召开首届联盟会议,并确立一年一届的联盟单位教学年会制度。以教学年会的方式聚合力,将先进方法总结落地、先行先试,推出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毕业后教育培训模式与评价方法,引领行业人才培养,为我国儿科医师队伍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