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儿科护理学系教学工作总结及新学期工作布置会

为推动儿科护理学系教学工作,夯实护理一流专业建设,提高教师立德树人水平,儿科护理学系于1月21日下午举行2021年儿科护理学系教学工作总结及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会议由儿科护理学系吴利平老师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系主任郑显兰、任课老师及教学管理人员80余人参加。

吴利平老师对2021年教学工作做总结。儿科护理学系通过梳理架构、建章立制、强化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及教学督导等工作,保障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
在团队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儿科护理学系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重需求 强实践 育专家—护理专硕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儿科护理学》这门课程成功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圆满完成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质性研究》结题验收,准备上线全国医药卫生研究生SPOC教学平台;两名教师获重庆医科大学首批教学创新团队;《儿科护理学》课题组荣获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学评优二等奖等。分享成绩的同时,吴老师也分析了2021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明确了今后改进的方向。

郑显兰主任对护理学院“十四五”规划进行解读。护理学院将以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战略定位,拟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教研创新、教师发展、对外合作、社会服务、内部治理7个方面开展工作。
在儿科护理学系建设方面,郑主任传达了杨燕滨副校长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树立大重医、大护理的理念;进一步提升院系的治理能力、治理水平,通过管理能力提升,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强学科特色的提升;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科研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凝炼护理学院的文化;进一步提升护理学院的社会贡献度、美誉度和知名度。
郑主任要求老师们要切实贯彻落实杨校长的讲话精神,加强院系协作、优势互补,打造儿科护理学学科特色。
蒋小平老师进行双语课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护理》教学示范。她建议老师们在上课时,要充分利用互动唤醒课堂,集中学生注意力。要把课程育人目标、德育元素、思政点等列入教学计划和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她还将思维导图、CBL、翻转课堂、角色扮演、双语等教学形式及超星学习通等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中,为教师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吴利平老师对新学期教学工作作布置。教师们根据新学期拟授课程《儿科护理学》教学日历安排,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共拟对策。
郑显兰主任再次强调,《儿科护理学》课程开设的初衷是引导学生对儿科护理的热爱,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要与临床衔接,紧扣教学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动教研室老师们担负起育人责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2021,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2022,我们赓续荣光、奔赴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