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渝藏情深】王永明:为藏区儿童留下“带不走”的医疗力量

来源: 时间:2022-05-30 浏览:

这段时间,王永明一直为昌都市人民医院危重儿童及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工作忙前忙后。“相关申报材料已上交,等待审查工作的开展,希望在我回到重庆之前,中心能通过审查。”王永明说。

王永明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副主任医师。2021年1月13日,他随重庆市第五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来到昌都市人民医院开始援藏工作。在这里,他不仅发挥专业技能帮助患儿解除疾病的困扰,更致力于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力量。

为新生儿打通生命通道

微信图片_20220530102124.jpg

王永明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进行诊治

2021年3月26日,小洛桑(化名)在昌都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孩子出生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腹胀、呕吐,并伴有发热、精神不好等严重感染症状。小洛桑病情危重,随时有消化道穿孔、感染性休克的风险,尽快手术是避免病情恶化的重要手段。

由于当地手术条件有限需转院救治,王永明立即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联系转院事宜,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架起西藏昌都与重医儿童医院的高空转运绿色生命通路。渝藏两地无缝转运,小洛桑被成功转运至重医儿童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手术后,小洛桑腹胀症状明显缓解,恢复正常饮食。

在昌都的一年多里,像这样的危重症新生儿救治,王永明参与了很多。为了提高救治能力,他加强了危急重症救治的培训,规范了一系列危重症抢救流程,对相关制度进行了规范并严格执行,让当地的医护人员真正从中获得收益,而不是流于形式。

新生儿肺出血死亡率非常高,是否能够成功救治新生儿肺出血,是挽救这些危重新生儿生命的关键。自2021年1月来到昌都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担任科主任以来,王永明通过一系列处理措施,使得昌都市人民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NICU新生儿肺出血救治成功率达90%以上。

此外,王永明还带领儿科团队开展新技术22项,成功申报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西藏自治区儿科临床重点专科。这成为西藏自治区首个儿科临床重点专科,对昌都市儿科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当地医生

微信图片_20220530102141.jpg

王永明加强临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讲课、三基培训等内容

除了发挥专业优势治病救人,王永明和其他援藏医生一样,也需要带教徒弟。

“徒弟们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有些徒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记忆力、理解力也较差,这是王永明在带徒弟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有的知识,今天讲了一遍,过几天提问就没有人能答出来。”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王永明通过反复提问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徒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采取形象比喻等教学方法,使得徒弟理解知识点更加容易;通过举一反三、类比方法等教学方法,让徒弟将多个知识点连贯起来记忆;通过反复讲解这种重复记忆的方法,增强记忆效果。

微信图片_20220530102147.jpg

王永明带学生进行临床教学查房

带徒不仅需要耐心,还得克服生理的挑战。在查房时,王永明会进行临床教学,不停给徒弟们讲解相关知识点,但因为地处高原,讲解时间一长,待查房结束后,王永明整个人感觉像是虚脱了一样。即便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王永明还是想尽可能多讲一些知识,“宁肯自己受点累,也要让他们多学习一些知识”。

王永明相信,在一批又一批带教老师的传帮带下,徒弟们会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多个方面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真正使得“组团式”医疗援藏见实效,变输血为造血,真正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