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5月20日,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委派,李果来到重庆市黔江区黄溪镇茶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
黄溪镇茶山村地处黔江区西北部,共有377户1567人,其中脱贫户49户175人,低保户35户72人,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人口主体的民族地区。驻村一年多时间里,李果从最初的陌生迷惘,到带领驻村工作队和茶山村村支两委坚守防止返贫致贫底线、发展特色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见证并亲历了乡村振兴中茶山村的变化。
一本工作记事本,一本驻村日记,李果的书桌上摆放着两本承载着乡村振兴梦的“随心记”。今天我们就来倾听“李子书记”乡村振兴路上的那些故事……
2021年5月20日 小雨

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党委集体研究决定选派我、杨超、冯卫三位同志赴黔江区太极乡和黄溪镇开展驻乡驻村帮扶工作。
我告别家人,背上行囊,在党办副主任刘芳的陪同下来到了黔江,黔江区黄溪镇党委书记王山河同志接待了我们。王山河书记为人随和,他在送我去黄溪镇的路上介绍了黄溪镇及茶山村的情况。我通过对茶山村的初步了解,开始憧憬即将到来的两年驻村工作。
回想起来,申请加入乡村振兴工作时的情景仍让我难忘。当得知要向市级重点帮扶乡镇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时,我毅然向医院党委递交了报名申请,我在申请中写道,“经过慎重考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愿意接受本次乡村振兴工作,到基层接受考验和锻炼。”现在的我为能够亲历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而自豪。
2021年6月9日 阴

走访中,我们工作队发现2组村民余中贤去年11月从重庆返回村里,当时村干部为他整修了房屋。但余中贤至今未婚,孤身一人,并身患严重风湿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有返贫致贫风险。我们立刻将该情况反映给村支两委,余中贤也向村支两委递交了低保申请书。村支两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和驻村工作队一起进行情况研判,并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我介绍了余中贤的情况,大家一致同意将其纳入低保,并向镇上社保所提交相关资料。
最终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余中贤顺利申请到低保并纳入了返贫动态监测,他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我是余中贤的帮扶责任人,每月都会到他家里走访。余中贤家中房顶瓦片被树枝破坏,我立即组织村干部为他维修。逢年过节,我也会提上慰问品去跟他聊聊家常。驻村工作队也在积极想办法帮助余中贤发展一些力所能及的产业。余中贤不善表达,可每次去他家里,他嘴里总不断重复着“谢谢你们!”,我可以感受到他对于我们,对于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
2021年11月27日 阴

今天我和驻村干部张昌联、村干部刘明海一起到2组村民韩昌文家里开院坝会,我刚做了自我介绍,2组村民黄正益就站起来说,“李书记,你别说那么多,我们沙梁子那条路,你能不能帮我们修了?如果能修了,我们就对你竖大拇指,认你是好书记。”到茶山村以后,我对这条路有所耳闻,大概2公里左右的机耕道,由于道路网密度的原因,迟迟没有硬化,虽然这条路不在主干道,但是关系着2组和3组80多户村民的出行便利。看着参会村民的眼神,有怀疑,有茫然,但更多的是渴望。我斟酌再三说,“我一定尽我最大努力帮助乡亲们实现修路的愿望。”这是承诺更是压力。
我经过多方奔走,协调项目资金110余万元,道路硬化工程终于在2022年6月立项动工。两个月后,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呈现在村民眼前。我心中满是欣慰,没有辜负当初向村民许下的承诺。
2022年1月12日 小雨

今天,黄溪镇党委书记邓品德,组织委员、驻村领导吴丹来到茶山村村委会,组织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召开茶山村产业发展工作会。茶山村的传统产业蚕桑业正面临瓶颈,发展空间有限,希望能将集体经济投资的200亩脆红李果园做大做强。我在调研中发现,脆红李是黔江地标性农产品,可作为“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打造,做出品牌效应。
经过一番调研、论证,我和驻村工作队决定带领村民发展脆红李产业。村支书张林华负责向区农委标准化果园申报验收,我负责品牌设计、注册,以及销售渠道的建立。
这次会议对于茶山村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让我们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2022年3月,200亩脆红李标准化果园通过黔江区农委验收。2022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受理“山中友李”商标申请,一个真正属于茶山村的产业品牌正式诞生。我还联系了黔江知名电商企业,安排村干部参加电商直播带货培训。2022年8月,茶山脆红李部分成熟,“山中友李”卖出400余件,2000多斤,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2万余元。2023年,茶山脆红李将全面挂果,预计产值将达到200万元。现在,村民们都亲切地称我为“李子书记”。
为支持茶山村产业发展,我还多次向帮扶单位争取产业帮扶资金近40万元,用于茶山村蚕桑和脆红李的管护,使茶山村产业发展有了持续推动力。
2022年6月2日 小雨

今天是黔江区微型党课“党课开讲了·书记讲坛”决赛的日子,这是我第一次全脱稿参加演讲比赛,虽然紧张,但驻村工作让我坚定了信心。我围绕党建助推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讲述了茶山村以“四力”建设,提升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最终以全场第三的成绩获得了二等奖。
本次活动由黔江区委组织部和区乡村振兴局主办,我经过镇选拔赛、片区预赛后进入了决赛。决赛之前,区乡村振兴局还专门组织了党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为我们提供专业指导。本次比赛激励着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战在帮扶一线,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驻村工作还在继续,我的驻村日记也会一直写下去,这必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新时代呼唤新的担当作为,我会时刻牢记驻村使命,在茶山村一天,就要多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加强对乡村振兴政策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