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咖专家汇聚云端,共话儿科医学高质量发展。12月8日下午,由重庆市医学会、重庆市医师协会、重庆市医院协会主办,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承办的“2022年(第七届)两江国际儿科论坛——卓越儿科菁英论坛”圆满举行。论坛开幕式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党委副书记符州教授主持。会议全程采取线上直播形式,总浏览量达1.57万人次。

符州副书记主持论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儿科人才培养基地,特别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持续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儿科医生和医学研究人员。医院于2021年创新设立“卓越儿科菁英项目”,计划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博士外派到院士专家团队开展研究工作,因此今年首次开设卓越儿科菁英论坛,邀请一批卓越“四青”人才专家莅临医院开展交流研讨,为青年学者们不断传承、创新、发展搭建互动互促的平台。

魏光辉副校长致辞
重庆医科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魏光辉教授在致辞中介绍,儿科学是学校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附属儿童医院是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四大儿科系之一。医院多年来坚持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驱动学科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相继落成,为儿科卫生人才培养和儿童医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平台,更将儿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推向了新的境界。
在学校设立“科研创新项目”“新锐人才项目”等的基础上,医院又创新设立了“卓越儿科菁英项目”。“菁”蕴含着青春的力量,“英”寓意着杰出的才能,菁英项目寄托着儿科前辈对青年学者们不断传承、创新、发展的美好期望。

李秋院长致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论坛以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主旨,推动中国儿科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与医院的科技交流与协同合作,期望形成高水平团队间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医院坚持每年举行两江国际儿科论坛,就是为大批儿科学专家、学者搭建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儿科科技创新和临床研究的能力,汇集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儿科医学的繁荣发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科研处处长,同时也是两江国际儿科论坛的组织者之一刘恩梅教授介绍,两江国际儿科论坛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而今年主题里的三个词语都各自包含了深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关键词,而在医学发展道路上“创新”二字也有非凡的意义。“协同”则有两个层面含义:一是整个儿科学的发展需要同其他学科协同发展;二是需要同其他领域、同道们协同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儿科学亦是如此。



在今年的两江国际儿科论坛上,“卓越儿科菁英论坛”作为首场活动,点亮了本次大会。
首届“卓越儿科菁英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名卓越“四青”人才专家开展主题讲座。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饶佳、陆军军医大学全军免疫研究所陈永文、浙江大学医学院应颂敏、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陈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靳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新雨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内、免疫、呼吸、感染、儿保、儿外等各专业领域的十二名青年才俊担任讲座主持,并与报告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作为本次论坛的讲座主持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主持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安云飞博士谈到,“我连续参加了五届两江国际儿科论坛,本次两江论坛讲者非常优秀,都是国家级人才。内容涉及基础和临床转化两个方面,也涉及很多领域,最主要的收获是基于交叉研究的作用,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法、思路,交叉与转化研究的未来方向的把握上。借助医院这一平台,我们认识了更多的国内优秀人才和团队,并且了解认识了他们的研究思路、领域,提供了合作机会。也不断找到了和国内最先进团队差距,为我们未来的方向和步调调整提供了依据”。
我们相信,在学科特色层次分明、各有侧重的学术交流体系,虚实结合的多元化交流合作平台,“新医科”内核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加持下,青年力量将源源不断的加入,为儿科医学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未来,一定能够涌现出更多引领时代的,高层次、复合型卓越临床科学家,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中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