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聚焦儿院特色技术】全力奔赴死神抢夺战,重医儿童医院15天上机4台ECMO,成功撤机3台

来源:重症医学科 宣传统战科 时间:2023-04-20 浏览: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24小时待命,迎难而上,奔赴死神抢夺战;他们挡在死神面前,为急危重症儿童驻起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们是来自重症医学科、胸心外科等多学科的精兵强将,他们就是重医附属儿童医院ECMO救治小组,他们勇攀医疗高峰,用“ICU终极武器”,全力为儿童生命按下重启键。

目前“甲流”处于高流行季节,作为免疫力低下群体,儿童是重症的高风险人群。近期,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不少因甲流感染造成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的患儿,为挽救患儿的生命,ECMO在15天时间里4次登场,共成功撤机3台,存活率75%,据悉,呼吸衰竭儿童国际存活率59%,心脏循环衰竭儿童国际存活率53%

4岁男童双肺长满“小树枝”,炎症堵死整个气道

重1.jpg

3月29日,4岁男孩阳阳(化名)因重症肺炎收入渝中院区呼吸科病房,入院后进行相应对症支持治疗但效果欠佳。31日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病情持续恶化,氧饱和度只能达到85%-93%,紧急转到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重2.jpg

“立即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转到重症医学科后,医护人员立即对患儿展开抢救治疗。此时,患儿的胸片提示右肺不张,高参数机械通气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严重潴留,PaO2(动脉血氧分压)严重下降,病情危重。

重3.jpg

“启动VV-ECMO(静脉-静脉)治疗!”4月2日下午,医院ECMO救治小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成军主任医师、符跃强主任医师和陈应富副主任医师讨论决定立即启动ECMO。患儿家属签字同意,ECMO救治小组成员迅速到位,完成耗材准备,成员间密切配合,陈应富快速完成置管操作,不久VV-ECMO顺利上机运行。

“但是患儿的病情还在持续恶化,肺部炎症进一步加重,双肺逐渐被痰栓完全堵死。”陈应富回忆,ECMO运行后,“死神”似乎没有给医护人员一丝喘息的机会。“必须争分多秒,和死神抢时间,全力以赴抢救患儿。”

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和血液指标,制定精准抗凝和容量目标,维持适宜血压灌注,精心调节ECMO参数,每一步操作都做到百分百的精确高效。经过ECMO救治小组成员日夜坚守,ECMO运行平稳,为医护人员恢复患儿肺功能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分泌物_副本.jpg

支气管内抽吸的部分塑形分泌物

为了清除布满患儿支气管内的“小树枝”,重症医学科联合呼吸科代继宏主任医师、付文龙副主任医师进行支气管镜灌洗和塑形分泌物抽吸,结合呼吸机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患儿病情逐渐缓解,仔细评估病情后,4月7日下午成功撤离ECMO支持,4月9日患儿脱离呼吸机,目前患儿恢复良好,神志清醒,自主呼吸平稳,已于4月14日转出重症医学科。

13岁女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面临生命危险

“女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危重型),呼吸衰竭,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甲强龙抗炎、雾化平喘……”3月26日上午,13岁的女孩涵涵(化名)因呼吸困难收入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评估后立即展开抢救治疗。

经过几个小时紧急救治,呼吸机通气峰值压力已达最高状态,但病情仍持续恶化。“这意味着呼吸机机械通气的高参数下仍无济于事,患儿随时面临生命危险,需要进行ECMO救治。”陈应富说。

重4.jpg

3月26日下午,征得家长同意后,ECMO救治小组立即启动VV-ECMO救治,经过紧张有序的操作,ECMO顺利运行。

经过3天3夜的ECMO精细管理,呼吸机支持、支气管镜灌洗吸痰、抗病毒等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改善,3月29日下午成功撤离ECMO。3月30日脱离呼吸机,4月2日转入呼吸一病房继续治疗,目前已顺利出院。

儿童群体免疫屏障尚未健全,是重症感染的高危人群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成军介绍,近期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上机ECMO的4个孩子均检测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且没有基础疾病。“目前仍然处于甲流流行期,由于儿童的免疫屏障尚未健全,儿童普遍易感,是重症感染的高危人群。”刘成军提醒,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频繁咳嗽、呼吸急促这些临床表现,建议家长及时就诊,及早进行规范治疗。

据悉,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从2018年5月正式开展ECMO技术,截至目前已开展50余例,2023年已开展7例。医院ECMO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各学科重大医疗新技术的开展提供强力支撑。在ECMO这项强大的重症支持技术辅助下,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医务人员直面死神挑战,不负生命重托,为危重患儿救治提供有力保障,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