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青团重庆市委联合华龙网、重庆市青少年新媒体中心、重庆各区县融媒体新闻中心,以优秀青年为主角,推出系列微视频报道《逐梦新重庆 青年当有为》,用微视频记录优秀青年的典型故事。
本期推出的人物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党支部书记、重庆市黔江区黄溪镇黄桥社区驻村第一书记杨超。
他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乡村振兴工作实际谈体会、悟思想,反映出儿院青年先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杨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的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2021年5月20日,受重庆市委组织部派遣,来到重庆市黔江区黄溪镇黄桥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两年的驻村工作,他尽自己所能,对照驻村书记职责,持续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他表示,非常高兴见到黄桥社区有了明显的改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布局更加全面,基层治理更加有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治理有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保障性要素和关键性环节。
这两年来,杨超组织社区通过村民代表会议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及黄桥社区自治章程,制定黄桥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创建评选方案,引导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及精神文明风貌。以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基本,持续推进第一产业发展,巩固蚕桑、生猪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肉牛产业。2022年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黄桥社区也获得黄溪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彻底摘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

驻村书记的一大重要职责就是为民办事服务,他切实把为民办事服务作为重点任务推进,主动出击,积极作为,联系多家基金会,为社区困难群众捐赠价值8万余元的生产用品,对辖区内近视学生捐赠价值4万余元眼镜,帮助5名贫困学生申请公益助学金1万余元。作为一名医生,他也充分利用自己专业所长为民服务。随身的背包里常年都装着体温计、血压仪、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血糖仪,免费为老百姓进行简单体检,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杨超深刻体会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着无限的潜能和能量,理应在这项伟大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希望未来有更多地青年加入进来,扎根基层、服务农民、建设农村,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奉献青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