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生男婴的母亲说:请中国医生刘振球给孩子取一个中国名字

来源:人事处 宣传统战科 时间:2023-05-18 浏览:

新7.jpg

(左2 刘振球与患儿家属合影)

5月16日是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副队长、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刘振球副主任医师在受援国莫港总医院工作的第798天。这天他非常激动,因为他开展的新技术——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项目获得可喜成效,成功救治了一例严重呼吸衰竭的新生儿男婴,患儿顺利康复出院。

新6_副本.jpg

患儿妈妈写给刘振球的信

在患儿出院庆祝活动中,孩子妈妈专门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并请求这位来自中国的医生刘振球给孩子取一个中国名字。经过慎重思考,刘振球给孩子取名为“泰乐”,英文名“Taylor”,寓意“否极泰来,平安喜乐”,患儿父母非常喜欢这个名字。

4月21日凌晨1点15分,孕妇乔瑟菲.伊奈皮腹中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医生为其进行紧急剖宫产手术产下泰乐,孩子出生时胎龄38周,产重3.28kg,羊水重度污染,Apgar评分非常低,存在重度窒息。孩子出生后,当地医护人员在手术室持续对其复苏抢救1个多小时,于当天2点40分送入新生儿科进一步住院治疗。

新1.jpg

刘振球查房发现患儿病情极其危重

泰乐入院后嗜睡,面色苍白,肌张力低下,气促、呻吟、发绀明显,存在明显呼吸困难。经过检查,被诊断为重度出生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败血症,刘振球医生立即给予其吸氧、抗感染等治疗。

新2.jpg

在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刘振球医生对其积极治疗

孩子住院前2天,在头罩及鼻导管吸氧下血氧饱和度勉强维持在90%左右。随后病情越来越重,在第3天时血氧饱和度下降到了60-70%。这对于孩子来说非常危险,严重低氧血症会导致多脏器损伤,而且随时有心跳呼吸骤停死亡的风险。刘振球医生在早查房时发现孩子病情极其危重,有潜在死亡风险,决定立即给患儿启动呼吸机治疗。

新3.jpg

刘振球给患儿用上了组装的呼吸机

这是一台特殊的呼吸机,是由刘振球医生不久前组装而来的当地医院新生儿科第一台可以正常运行的新生儿呼吸机。刘振球在支援莫港总医院期间,发现当地没有可用于新生儿的呼吸机,于是在当地医院的库房找到了呼吸机主机。但这台呼吸机主要用于急救车危重症转运,一直没有找到配套的新生儿呼吸管路和湿化器。刘振球向国内派出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求助,历经2个月的时间才收到中国重庆寄来的合适的呼吸管路和湿化器。经过刘振球反复调试,这个新生儿呼吸机才得以成功组装。也因为这个呼吸机,泰乐脆弱的生命有了保障。

在科主任瓦莉教授及巴纳巴斯教授的支持下,新生儿科迅速成立了专门的救治小组,刘振球任组长。在刘振球的带领下,医护人员对泰乐进行了气管插管、连接氧源、皮囊加压给氧、连续呼吸机管路、选择呼吸机模式、设定初步呼吸支持参数、镇静等一系列治疗工作。随着呼吸机开始正常运转,泰乐的面色很快由紫绀转为粉红,血氧饱和度由60%上升到90%,其他重要生命体征也重回正常范围内。看到如此神奇的改变,满头汗水的同事们不由自主底鼓起了掌,为呼吸机辅助通气这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喝彩,也为孩子的好转加油打气。

新4.jpg

撤掉呼吸机,患儿开始自主呼吸

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照护,泰乐的呼吸一天天好转,自主呼吸功能逐渐恢复。上机4天后,由有创A/C模式成功转换为无创N-CPAP模式。N-CPAP呼吸支持3天后,泰乐成功脱离呼吸机开始自由呼吸。科室同事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想到今后如果再遇到类似呼吸衰竭的病例,孩子就有救了。乔瑟菲.伊奈皮看到孩子脱离呼吸机那一刻激动得泪流满面,握着刘振球医生的手不停说谢谢,特别谢谢中国医疗队。

新5.jpg

患儿好转后转到母婴同室

刘振球是第11批及第12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擅长各种新生儿危急重症的救治。他于2021年3月来到巴新莫尔兹比港,为了有效降低莫港总医院的新生儿死亡率,刘振球选择主动留任一年。刘振球深知,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救治新生儿的关键技术之一,如果不能有效开展,将导致当地极高的新生儿死亡率。如今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顺利开展,让刘振球的梦想更近一步,泰乐的成功救治让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伴随着这项新技术的广泛开展,相信可以挽救更多呼吸衰竭患儿的生命。

新7.jpg

新10.jpg

孩子重获新生,医护人员精心准备了患儿出院庆祝活动

“作为一个母亲,我被恐惧和不确定所淹没,但您的从容和专业给了我希望和安慰。我非常感谢您在那些关键时刻对我孩子的付出和照顾。我还要感谢整个中国医疗队来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提供了如此重要的帮助。你们的善良和无私没有被忽视,我希望你们继续帮助这里的人。”

读着孩子妈妈写的感谢信,刘振球医生不禁泪眼婆娑。这正是他参加援外医疗工作的意义所在,积极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精神,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新8.jpg

刘振球在患儿照片上写下祝福语

太平洋岛国有句谚语:“一颗花蕾将孕育出千百万个果实。”中国医疗队也在这片沃土上种下了一颗“百香果”的种子,一起经四季、历风雨、共成长,正在开出美丽灿烂的花朵,将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刘振球医生表示将再接再厉,克服困难,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医生良好形象,传授中国医生精湛医术,讲好中国故事,在卫生援外工作中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