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你上一次心动是什么时候吗?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或许是剧烈运动后,或许是遇见了心动的人或事。但是,如果心动过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哦!
近日,贵州2岁男童明明(化名)因感冒咳嗽不断,被家人送到当地医院进行胸部CT照片,却意外发现心脏异常。医生通过听诊器给孩子听诊,孩子心跳像一匹野马一样奔腾,达每分钟180次。而正常2岁孩子的心率应该在100-120次/分。通过进一步检查,明明的心脏上竟然长有一个肿瘤,当地医生建议孩子赶紧到上级医院诊治,一刻也不要耽误。
明明的家人立即上网查看各家医院救治心脏肿瘤的案例,并带着孩子四处奔走求医未果,最终来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据胸心外科主任医师安永介绍,明明来院时已经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这种心跳会让人感觉心悸、胸痛、头晕、呼吸困难甚至濒死感。小孩大多数表现为烦躁、哭闹、大汗、呼吸急促等。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个自充电工作的“血泵发动机”,心跳就是其工作的速度和节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提供了全身所有脏器和组织进行新陈代谢和物质交换的动力,若心脏停止工作就会导致死亡。心跳过速会导致心脏本身提早把“电”耗完,并且没时间充“电”,心脏有可能停止工作;其次心脏自身吸入和泵出的血液量少,会让全身组织血供、氧供减少,新陈代谢受阻,所有脏器会受损。明明的这种心动过速非常危险。

引起孩子心动过速,罪魁祸首就是孩子左心室上的肿瘤。孩子心脏仅有鸡蛋大小,却长了一个5cm大小的巨大肿瘤,造成孩子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并影响心脏自身收缩和舒张活动,如不及时手术,很容易猝死、晕厥或心力衰竭。
心脏肿瘤是罕见的心脏疾病,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率为0.001%~0.03%;原发性左心室肿瘤更为罕见,约占心脏原发肿瘤的3%~5%。但这种肿瘤良性居多。
巨大的左心肿瘤若继续生长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1.肿瘤窃血造成心肌缺血。2.压迫冠状动脉供血导致心肌缺血。3.传导系统受累引起各种各样心律失常。4.占据心肌位置导致心室肌肉不协调收缩或舒张。5.侵犯或广泛侵润心肌造成心功能衰竭。6.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或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功能受损。这些都是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的原因。
要想让明明的心脏正常工作,必须得及时拆除压在孩子心脏上的定时炸弹“肿瘤”。这犹如在刀尖上跳舞,手术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胸心外科高度重视,组织了两次全院多学科大会诊,邀请心血管科、超声科、放射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专家进行反复讨论,最终一致认为手术切除肿瘤才可能挽救孩子的生命。
安永医生将手术的风险如实告知明明的家人,麻醉气管插管和开胸过程中的刺激,可能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孩子可能随时心跳骤停;手术操作中,可能引起肿瘤堵塞二尖瓣、主动脉瓣、进一步压迫冠状动脉或肿瘤窃血加重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坏死;切除肿瘤后,左心室室壁心肌缺失、左心功能可能衰竭;左心室破裂无法修补;手术可能损伤重要结构,如二尖瓣、主动脉瓣膜无法修复;冠状动脉损伤无法修复;恶性肿瘤无法完全切除等。
“孩子平时活泼可爱,我们不想放弃,拜托医生救救孩子。”明明的家人向安医生请求道。看着孩子家长期盼的眼神,安永主任医师所在的胸心外科团队决定放手一搏。

日前,经过精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安永主任医师主刀为明明手术。
手术室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在小心翼翼开胸过程中,明明的心跳不时出现紊乱,血压降低。手术组医生眉头紧锁,快速建立了体外循环,让孩子的心脏得以休息,避免心脏再次损伤。
手术过程危机四伏,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都捏了一把汗。由于肿瘤巨大,要将心脏翻转出现困难。肿瘤已经向外突破心外膜以及向内突破心腔内,肿瘤累及范围大;冠状动脉受压、推移明显,与肿瘤距离非常近,稍有不慎可能破裂大出血;肿瘤坚硬,切割分离困难,肿瘤组织和正常心脏组织相互交织、粘连紧密,似乎深不见底,分离时若穿破心腔,孩子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最终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安永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在明明小小的心脏挖啊挖,成功将藏在孩子心脏深处的肿瘤切除完整,并巧妙地对肿瘤挖出后在左心室壁上的“大洞”进行修补,手术时间历时4小时43分。明明的心跳顺利恢复,医护人员悬着的心总算放下。经过病理检查,明明左心室的心脏肿瘤为良性肿瘤。目前,孩子恢复良好,将于下周出院回家。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每年完成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近1000余例婴幼儿心脏手术,并且致力于儿童各类心胸实体肿瘤的治疗与研究,对肿瘤患儿采取多学科联合诊治、个体化精准施治,在西部地区的儿童先心病治疗领域声名远播。
安永医生提醒家长,心脏肿瘤可以治疗,良性居多,更要早期积极治疗,大多数能根治。即使是较大的心脏肿瘤也应由胸心外科专科医生仔细评估手术可能,不要轻易放弃或将心脏移植作为唯一救命稻草。若发现孩子有心悸、胸痛、不明原因烦躁、心律紊乱、心影异常,应尽早来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