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聚焦儿院特色技术】1岁孩童和母亲患上同种罕见病,创新性治疗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来源:内分泌科 宣传统战科 时间:2023-06-17 浏览: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接诊了一位患有罕见病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的患儿,医院专家运用创新靶向药物对孩子进行了治疗,目前已完成3次治疗。

朱主任_副本.jpg

内分泌科专家正在病房查房

1岁孩子和母亲患上同种罕见病

如何治病成难题

“患儿只有一岁,由妈妈带来医院就诊的。怀疑是和妈妈患上了同种罕见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李黎回忆到。

据了解,这位妈妈也是一位罕见病患者,由于过去医疗条件有限,没有得到较好的治疗。因此,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她格外关心,害怕孩子会患上和自己一样的疾病。然而,事与愿违。当孩子会站立以后,她很快发现孩子不仅走路不平稳,而且双腿的形状也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有很明显的差异。

忧心忡忡之下,她带着孩子来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就诊。经过初步检查,孩子被发现患有低磷血症,并有骨质疏松的情况,因此孩子从骨科转诊到内分泌科就诊,在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等检查后,最终被确诊和妈妈患上了同种罕见病——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

低磷性佝偻病

李黎医生介绍,全世界有7000多种罕见病,低磷性佝偻病是其中一种,是一组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肾脏排磷增多,引起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骨骼矿化障碍性罕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致畸率。2018年该病被纳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第51号罕见病。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下文简称“XLH”)就是低磷性佝偻病的一种,约占遗传性低磷性佝偻病的80%。XLH是由于X染色体内肽酶同源性的磷酸调节基因(下文简称“PHEX”)突变而引起局部和全身病变。突变的PHEX基因干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下文简称“FGF23”)的降解或使FGF23生成增加,导致在血液循环中FGF23升高,从而导致肾脏磷酸盐排泄增多,同时抑制了肠道磷吸收,最终造成低磷血症。

孩子确诊后,如何为孩子治疗成了患者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运用创新靶向药物精准治疗

患者迎来新希望

针对XLH的治疗,传统治疗方式是补充磷剂和活性维生素D,但这种治疗方法存在缺陷——单纯的补充磷剂有可能造成患者一边补磷一边肾脏持续排磷,体内的血磷水平无法达到正常水平,难以改善患者生长发育迟缓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对磷剂不耐受,还会出现腹泻等问题,长期使用存在发生肾钙质沉积症、高尿钙症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的风险。同时,治疗需要的磷酸盐制剂在包括重庆在内的国内多地的医院无法配制。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专家团队经过充分研究,并与孩子家长的沟通后,最终决定利用布罗索尤单抗为孩子进行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朱高慧介绍,布罗索尤单抗是一种针对XLH的靶向治疗药物,2019年被纳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第二批)》,2021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XLH和肿瘤性骨软化症(简称“TIO”)的治疗,填补了临床空白。

布罗索尤单抗可通过直接与FGF23结合从而抑制下游信号通路,增加肾脏重吸收磷,通过增加血清活性维生素D水平以促进肠道吸收磷,最终改善骨骼矿化和减少骨骼疾病,实现低磷性佝偻病的精准靶向治疗。

目前,这名小患者刚完成第一次治疗。朱高慧主任介绍,这种新的治疗手段能够帮助孩子逐步恢复血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生活。

作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员医院,儿童罕见病的诊疗一直都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关注重点。朱高慧主任介绍,2018年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同意,50余家单位联合组成中国罕见病联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专业朱岷教授兼任联盟常委,旨在提升罕见病防治与保障水平,促进罕见病临床、科研与“孤儿药”开发的协同创新。

针对低磷性佝偻病等相关罕见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还设置了多学科联合门诊,推动多学科间的联动式发展,提升疑难罕见病诊治能力。朱高慧主任所在的内分泌遗传代谢专家团队对于此类罕见病的诊治水平更是处于全国前列。

孩子出现类似症状要及早就医

越早诊疗效果越好

针对XLH,家长一定要留心观察孩子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低磷性佝偻病症状

XLH一般在儿童生长早期即发病,主要累及骨骼系统,多数儿童在将近周岁开始负重时出现下肢畸形,方颅、囟门早闭等症状并伴有生长迟缓、身材矮小、骨骼疼痛等;还会出现肌肉无力、疼痛以及牙齿发育异常等现象,而且疾病会终身伴随患者,易造成骨骼畸形、骨折、骨痛、听力受损,有较高的致残和致畸率,越早诊断治疗效果越好。

低磷性佝偻病易误诊

朱高慧主任提醒,XLH患者可能会被误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据国内首个《中国低磷性佝偻病患者生存报告》统计,超过72%的低磷性佝偻病患者并没有在首次就医后被确诊,患者平均确诊历时接近四年,63.6%的患者有过误诊经历。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生长问题,可能自行为孩子补充微量元素,“但只补充维生素D、钙等对低磷性佝偻病是没有用的,还耽误了治疗,所以家长遇到相关症状,一定不要自行判断,要尽快就医诊断。”

朱高慧主任也呼吁社会各界能够继续给予XLH患者以及其他罕见病患者更多关注。目前,布罗索尤单抗已被纳入重庆普惠性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障目录,也有慈善基金会对于低磷佝偻病患者的救助项目,多层次的保障政策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朱高慧主任表示:“我们希望更多的低磷性佝偻病患者能早日用上这一创新治疗方案,也希望有更多的罕见病特效药纳入医保,构建多层次的救助体系,更大程度上减轻罕见病患者用药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