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喜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振球获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3年7月月度人物

来源:宣传统战科 时间:2023-09-05 浏览:

热烈庆祝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

刘振球获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3年7月月度人物

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上推荐评议活动,经过群众推荐、集中展示、点赞评议等环节,共有10位优秀医务人员入选2023年7月月度人物。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振球获此殊荣。

事迹简介

勇毅出征,践行国家使命

刘振球,男,汉族,1982年9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第12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副队长。他长期从事新生儿专业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刻苦学习、潜心钻研,擅长各类新生儿危急重症处理。2021年3月,他参加第11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结束任务后主动申请留任,至今还在巴新支援。他在临床工作、春苗行动、合作抗疫、卫生保健、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援外事迹曾多次被国家级媒体、受援国主流媒体报道。先后被评为第11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2022年度考评优秀队员,荣获“重庆市援外医疗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嘉奖”“2023年第一季度重庆好医生”“2019-2023年度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获赠巴新卫生部及莫港总医院颁发的荣誉证书,获赠由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爱尔兰省省长、巴新前总理陈仲民颁发的荣誉证书和亲笔感谢信。

微信图片_20230905172839.jpg

刘振球为当地居民接种中国疫苗

扎根临床,兢兢业业

他从事新生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10余年来,他零差错完成各项临床工作,获得同事及病人一致好评。

他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进步,熟练掌握各类新生儿危急重症抢救技术,如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吸入一氧化氮、脐动静置管、亚低温、新生儿腹膜透析及新生儿心脑功能监测等,并于2018年开始成功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

他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于2016年圆满完成医疗下乡帮扶任务,所在团队获评“重庆市医疗下乡帮扶优秀集体”。

为人师表,勤奋创新

他从事儿科医学教育10余年,初心不改。他教学能力强,带领学生参加医院第九届实习医师技能比赛,获得团队三等奖、护理二等奖、穿刺二等奖。他热爱教学,多次在院级讲课比赛及微课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他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发表教学论文1篇,参编教材2部。

他在临床、教学工作之余,一直积极推进科研工作,参与新生儿神经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2篇。

援外医疗,勇毅出征

2021年初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向巴布亚新几内亚派遣援外中国医疗队,实施无偿卫生援助项目。他光荣地成为第11批中国援巴新医疗队其中的一员,并担任副队长,践行使命。

微信图片_20230905172835.jpg

援外期间,他克服了当地严重疫情、治安混乱、热带病及传染病高发等重重困难,在巴新的临床工作、春苗行动、合作抗疫、卫生保健、文化交流及宣传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所在集体荣获“全国卫生援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

他的援外事迹曾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也被受援国主流媒体The National、Post Courier、Loop PNG、NBC国家电视台、TVWAN电视台、EMTV、Sunday Chronicle等广泛报道。

人民日报.png

《人民日报》要闻报道

不畏艰苦,毅然留任

在巴新工作的一年中,他发现当地新生儿死亡率竟然是中国的10倍有余。其原因是当地新生儿救治关键技术不能有效开展和新生儿救治骨干力量不足。他毫不犹豫申请继续留任,继续帮助巴新建立一支合格的新生儿救治团队,普及新生儿复苏、新生儿机械通气、新生儿代谢、听力及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关键技术,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挽救更多生命。

微信图片_20230905172837.jpg

他于今年5月开展新技术——新生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成功救治了一例严重呼吸衰竭的新生儿男婴,男婴母亲邀请他给孩子取一个中国名字,以示获得新生。

健康报.png

这一感人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健康报》等媒体广泛报道。